目前分類:氣功相關 (12)
- May 15 Mon 2017 07:43
日本禪修相關行程
- May 14 Sun 2017 09:27
氣功穴壓治療上課講授──胃食道逆流 @ 謝麗貞醫師的氣功穴壓治療
當胃本身是主要的問題時,雖然其症狀相當多,不過易於分辨,又有穴道可確認和治療,如前面所提:胸口灼熱、胃酸逆流、咳嗽等都可治癒。難治的是患病久又被誤判為心臟或呼吸道疾病,且長久吃咳嗽和氣喘的藥,又或是心臟病或感冒等藥時,症狀藥害混雜,影響我們的治療。如劉太太的女兒(請參閱http://lisahsieh.pixnet.net/blog/post/93096260),一直被當感冒治療很多次。來看謝醫師時,父母親包括學校老師都還當做感冒處理。可是我們用穴道偵測時發覺不是感冒;另外其特徵是她的咳嗽是躺下去或起身時才咳嗽,不躺下去或起身時不咳,這就是因為胃食道逆流是躺下去時容易發生,站起來反而較不嚴重。這是站立時胃在身體下方,因重力的關係不易上逆。當身體躺平或起身時,因胃酸和熱氣立即上逆到食道,喉嚨就開始泛酸(有時胃酸不一定要上逆,只要熱氣上逆即是)就咳嗽或氣喘了。臨床上,有些病患或家長不甚清楚,會口述為平躺才咳嗽,並且大多睡午覺或晚上睡時發生,若症狀不嚴重,晚上平躺後一個鐘頭或兩個鐘頭才會開始咳嗽。這是因為賁門本來是鎖緊的,因酸水上溢,賁門浸到水才一路開啟到食道,就咳嗽或氣喘了。從臨床上也發現,胃出問題大多在凌晨一點到五點間,即三點上下一個時辰之間,會睡不著或坐臥難安,那就是胃本身出問題了。一般病患會口述為手腳酸痛、無力抬舉,眼睛痛、鼻子塞、鼻子痛、肚子痛或尿不出來,大多無法明確講出症狀的幾乎都是胃本身有問題。
本文引用自: http://lisahsieh.pixnet.net/blog/post/115840360-%E6%B0%A3%E5%8A%9F%E7%A9%B4%E5%A3%93%E6%B2%BB%E7%99%
- May 13 Sat 2017 00:10
前面同學很愛抱怨,碎唸,講別人壞話,一唸就好久,雖然不見得關自己事,可是聽到會胸悶,有時還會想吐,請問該怎麼辦?短時間又
重點在自己的胸悶狀態....不在於他人的言行.
所以無論他人的言行如何....若發現自己已經胸悶..
就要會學習觀察自己的心...讓心放鬆.不要管外來的影像聲音...只要專注放鬆自己的心.
[深呼吸]或閉眼看呼吸...甚至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或身體在放鬆....
- May 12 Fri 2017 02:19
虛雲老和尚論禪定
時有戒塵法師因隨侍月霞法師到終南,為法忍老人辦道場,得遇虛老山中,相談禪理,戒塵法師口若懸河,機語不讓。
虛老曰:「汝此強辯,閻羅老子未放你在,孽鏡台前不怕人多口。須知古時人障輕,可重見處,不問工夫。故六祖云:“惟論見性,不論禪定解脫。”今之人習染深厚,知見多端,縱有一知半解,皆識心邊事。須從真實功夫樸實用去,一日徹底掀翻,從死中得活,方為真實受用。縱得小小受用,生死之際,依然不能作主。從悟門已入,智不入微,道難勝習,捨報之際,必為業牽。須以綿密功夫,坐斷微細妄想,歷境驗心,不隨境轉,一旦懸崖撒手,百尺竿頭,再進一步,方為自在人。此亦不過是小休歇場,還有後事在。」
戒塵法師曰:「我亦親近德公、修公、大老、赤山來,自謂道契無生,更有誰耶?」
虛老曰:「汝所謂道契無生者,作麼生契耶?」
- May 11 Thu 2017 01:35
自己在努力研究靜坐氣功,想穩定心性,但信心動搖?
- May 10 Wed 2017 00:14
台中哪裡有好的靜坐課程推薦?
跟你分享,我的經驗!!
平常工作、家庭二頭燒,雖然有聽說過靜坐的好處,但總是撥不出時間來靜坐~~不然就是靜坐時頭腦亂哄哄,或是靜坐沒多久後就開始想要睡覺了,所以後來根本就再也不會想靜坐;不過有一次同事介紹我去參加一個靜坐課程,因為是下了班直接去,現場的環境加上燈光讓我整個人都想睡覺,當老師開始上課介紹什麼是靜坐、靜坐的好處在那裡,我已經開始打瞌睡,真擔心我在靜坐時就真的睡著……不過正式進入靜坐時,起初15分鐘我還是很累無法集中,但很神奇,在老師一個一個步驟的帶領之下~~~我的頭腦竟然有種慢慢醒過來的感受,我真的覺得非常的奇特!步驟是:配合著自己的呼吸,將專注力放在呼吸上,再慢慢被帶入到一種寧靜中;靜坐結束後,我反而精神更好、身體也輕鬆許多。
在課後我也請教了他們,我才知道,原來在靜坐時他們會點上特殊的香,可以比一般靜坐更快達到效果,在家裡靜坐應該要注意些什麼?或是要在什麼空間?什麼時間點靜坐效果是最好的?他們工作人員說其實靜坐時不會特別準備些什麼,只需要為自己準備短短的30-40分鐘,如果能盡可能在不被打擾的空間裡完成那更好,剛開始練習時不要強迫自己一定要如何,帶著一顆輕鬆的心情去做這一件事,因為那次的感受真的很不錯,我回家後強迫自己每天花20-30分鐘去靜坐,不過可能因為沒有在那樣的環境及老師的帶領,我較難做到與那天同樣的寧靜度,但嘗試了幾次後,我也慢慢的可以抓到要領,我也透過靜坐穩定了我時常焦慮、起伏太大的情緒,可能是因為情緒變的穩定,也漸漸改善了我與家裡的關係,現在我也會定期的參加他們所舉辦的活動,而在老師每一次的帶領下我總可以體驗到不一樣的層面。
PS: 我參加的這間是由叫做聖達瑪的機構舉辦的
你可以再搜尋看看相關資料!
- May 09 Tue 2017 12:18
聽到三位禪修者的對話 A:這次禪七.發現得到了寶. B:這次禪七.發現丟了垃圾. C:這次禪七.發現本無寶可得.本無垃圾
如是我知:
1.誰去禪七?(了得無事)
2.窺寶非無,得寶非有!
文章出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70103011922AAXjHYP
- May 08 Mon 2017 06:09
有關起靈、靈動開了後可以關起來嗎?
何謂修行?就是把自己的本份做好,,,,就叫修行。
靈修?是一種入門修行的課程,需要心理建設(願意或準備或因緣巧合才能運行)
回應你的問題:
起靈或靈動是沒辦法關的,因為它是靈體的肢體行動也需借由人的肉體配合才能傳達訊息。你也可以用肉體人身去控制它,並非無法控制相信你是知道的,讓靈體活動活動對身體也有幫忙,不需要太在意它。
你擔心的事應該是往靈修之路而你卻不想往這條路走,或是只想好好做人而已,不用擔心,那也需要因緣的。請放寬心。
- May 07 Sun 2017 07:22
https://youtu.be/rlMIsLSFqm0 民進黨是兩套標準打太極的超級政客集團??
- May 06 Sat 2017 08:10
虛空禪林禪修中心
修學佛法第一要件:親近善知識
《華嚴經》卷四十六云:【善知識者,出興世難,至其所難,得值遇難,得見知難,得親近難,得共住難,得其意難、得隨順難,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。】
應一心恭敬求正法求證真實佛法
- May 04 Thu 2017 23:59
四念處之修行方法?
四念處是非常好的修行方法,隨喜讚嘆!
【知識分享】禪修時我們該如何覺知這些東西呢?要用覺性好好地覺知它、感覺它。比如,當提起手時,感覺到它,這就是禪相;當念頭生起時,知道並看見它,這就叫禪相(不是指禪修時出現的相,而是指當下覺知的相——真是妙解)。
所以,我們必須看見自己身心內在的法,而 不是去看見外在的佛像或什麼影像,禪修不是這樣的,佛陀老早以前就死了(怎麼見呢)!就算那是對的,那請問哪個才是佛陀呢(現在看到的這個還是以前死去的 那個)?又,什麼才是真正佛陀呢!?佛陀是指清淨、光明、寂靜安祥的心靈質地。清淨是指沒有染污的平常心;光明是指知道和看見心中的感覺與念頭;寂靜安祥是心中沒有貪瞋癡的念頭。貪瞋癡的念頭就是「苦」!因而佛陀只教導「苦」的生起、「苦」的原因及「苦」的止滅。所以所謂禪修與見法,是要看見我們自己的念 頭,而不是看到光、色彩、或鬼神。
帶有覺知與智慧的寂靜安祥。這種因為沒有貪瞋癡,所以他們能知道和看見自己的心,並且能覺知到身、語、意的行為。
總的說來:涅槃是煩惱的止滅,是平常心。一個有這樣平常心的人,當念頭一起來,叭!一聲!立刻就被抓到了。但一個失去平常心的人,可能想了一百或一千件事情,卻都還看不到自己的念頭。
所以,在修習正法時,要覺知心中生起的念頭。只要一有念頭,叭的一聲!就看到它!像貓捉老鼠那樣。祝大家皆能清楚覺知
- May 04 Thu 2017 20:49
【女生香港地】5大禪修、避靜熱點 姊妹們來一趟放空身心靈性之旅
曾經是精神病療養院的荔枝角醫院,2012年被翻新成為饒宗頤文化館,是香港三級歷史建築。除了有博物館、旅舍、茶室等地方,更不時有關於禪修、茶道等課堂供公眾報名參加,當中又以跟常霖法師合辦的課堂最受歡迎。饒館毗鄰港鐵美孚站,紅磚牆屋又有荷花池,佈局匠心獨韻,屬市區少見。饒館分上、中、下三聒,別只停留在下區(展覽區),緊記要乘電梯或攀梯級上到中區地段。除了能飽覽更佳景觀,光在戶外茶座坐坐,已能教人將煩惱一掃而空。
饒宗頤文化館
地址:青山道800號
網址:www.jtia.hk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s://www.hk01.com/%E5%A5%B3%E7%94%9F/69484/-%E5%A5%B3%E7%94%9F%E9%A6%99%E6%B8%AF%E5%9C%B0-5%E5%A4